腊八节这种民俗活动中,“武术”扮演了怎样的角色?

在历史上,武术人在腊八节等民俗活动中更是异常活跃,“往往趁商贾墟市之场,约期聚会,比较拳勇,名曰‘亮拳’ ”。

“套路”在传统武术中到底占有怎样的地位?

民国时期就有人指出:“国术在形式上的特点就是注重套路”。从文化学的角度讲,没有套路也就失去了中国武术的特点,就不会形成传统武术的系统发展;从训练学的角度讲,套路的出现,为广大习武者提供了一个可效仿、有规矩的训练形式。有许多散打王,如柳海龙、苑玉宝等都是练习套路出身,套路让他们受益匪浅。

武术礼仪原则中的“宽”有什么内涵?

首先,在对象上,武术礼仪宽容的范围不仅包括那些理念范畴内的不够理想的、负面的现象与行为,也包括那些处于武术道德和理念范畴之外的思想、观念与行为。

【揭秘】中国传统武术抗打击训练

大侠在成为大侠之前都是菜鸟,菜鸟就免不了挨打,所谓“未学打人先挨打”实在是至理名言。因此,大侠们除了练就一身打人的功夫之外,将自己的身体变得坚实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排打功夫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。所谓的排打,就是用一些木棒、砖块等在身上拍打、摩擦,以增强身体的抗击打能力。

是时候了解一下:中国古代真正的“打人功夫”长什么样子!

屏幕上的大侠们练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,每个招式也有着十分好听的名字,这成就了中国武术的完美形象,也让很多圈外人对中国武术充满了向往。不过,要知道传统武术中有一句话,叫做:“丑功夫,俊把式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真正打人的功夫练起来不是很好看。